北京科技最高獎揭曉 超八成“80後”參與

近日,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揭曉,這是北京科技領域最高榮譽,共195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22項,二等獎51項,三等獎122項。由“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單位完成的成果達129項,占比66.2%。獲獎成果中,“80後”科技工作者參與的成果達168項,占比86.1%。從2017年度起,市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上調,一等獎獎金為50萬元。

“三城一區”成創新高地

由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以及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組成的“三城一區”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本次獲獎的195項獲獎成果中,由“三城一區”單位完成的成果達129項,占比66.2%。

例如由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木根主持完成的“異構無線網絡的協同自組織技術及應用”項目獲一等獎,該成果增強瞭地鐵、商場、體育場館、高層建築等用戶密集、數據流量大的熱點區域的無線網絡性能,有力支撐瞭我國寬帶信息化建設。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湯廣福主持完成的“新一代電壓源高壓直流換流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一等獎,開辟出一條新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路線,有力提升瞭我國高端換流裝備制造的國際地位。

企業創新能力也邁上新臺階。2017年,由企業主持完成的獲獎成果達79項,占比40.5%,首次突破四成。一批高成長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有力支撐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構建。

重磅原始創新月餅成型機成果湧現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必須提升原始創新能食品設備力,搶占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2017年度的獲獎成果在納米材料、生命科學、電子通訊、信息科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為北京成為世界級研發成果的“產出高地”奠定瞭良好基礎。

例如,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劉雲圻主持完成的“低維納米碳材料的可控生長及其電學性能研究”項目獲一等獎,成果開拓瞭石墨烯可控生長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提升瞭我國在低維納蛋糕切片機米碳材料領域中的國際競爭力。

由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令強主持完成的“蛋白質穩態調控的翻譯後修飾機制”項目獲一等獎,成果解決抑癌蛋白穩態調控機制等重要基礎科學問題以及藥物靶向遞送等重大技術問題,為相關疾病治療和藥物研發提供瞭重要科學依據。

2017年,一批在深空、深海、深藍等國傢戰略領域取得突破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脫穎而出,這表明北京科技創新已經充分融入國傢發展大局,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例如,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高德利主持完成的“海洋深水鉆探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項目獲一等獎,成果構建瞭集設計、控制、平臺建設為一體的海洋深水鉆探技術體系,實現瞭我國海洋深水鉆探工程從淺水到超深水的跨越。

2

下一頁

顯示全文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arrow
arrow

    bdr759jj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