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第一村蛻變記:從婆媳共穿一條褲到戶戶小康——人民政協網

“我們管那段時間叫‘輸血式’扶貧,說白瞭就是不停地給東西。”杜傢住對北青報記者說。他在承擔村支書工作的同時,和妻子承包瞭25畝魚塘做生態養殖,僅這一項每年純收入就十多萬元,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王紹據這篇文章“火”瞭,他自己也“火”瞭。縣委書記、縣長去下山溪村視察都是他帶路去的。之後的5年,他頻繁往返於福鼎縣和赤溪村,幫助這裡的農民脫貧。1989年9月後,因為他開始主持《閩東日報》的工作,就無暇分身瞭。直到幾年後,當他再到下山溪村時,發現早先送來的生活物資被用掉瞭;羊崽因為山上缺少嫩草、防疫跟不上,賣瞭幾胎羊羔後也都陸續死瞭;林業部門送來的2000株柳杉苗,也長不成材。他才得出結論,一方水土養不瞭一方人,必須將這22戶88人全搬到山下來。

現在的赤溪村展示廳中,墻上掛著畬族的傳統服飾,玻璃展示櫃裡陳列著過去村民的勞動工具、具有特色的鐵壺瓷碗。這些畬族文化已經是赤溪村的一個重要標簽。然而在當初搬遷動員時,畬漢兩族差異卻是一個問題。

杜傢住介紹,當時政府籌錢,為這22戶村民在赤溪村蓋房子。房子的木料需要村民自己從山上砍,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然而寬敞的新房蓋好後,仍然有人不願意下山。杜傢住說,下山溪村村民都是畬族人,他們一是擔心與漢族群眾合不來,二是擔心下山後沒有土地瞭,“種一頭蒜一棵蔥都是別人的地方”。村裡先解決瞭他們的生產生活用地,搬下來後,畬漢群眾也相處得很好。這時他們的思想開始動搖,慶幸自己當初下山的同時,對政府、對新政策新規劃也開始願意去思考、接受。在隨後的20年中,赤溪村陸續將地處深山的12個自然村共350多戶村民遷至“長安新街”。

赤溪村是全國最早實行“異地搬遷安置”扶貧方式的。這段時間,赤溪村自己總結為“換血式扶貧”。

赤溪村村民的“生意經”

這兩年赤溪村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來的人多瞭,有漂泊在外多年的村民回鄉定居,也有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

“嘗嘗這個味道怎麼樣。”黃忠和又泡瞭一壺白茶,讓杜傢住和王紹據提提意見。他2000年便外出謀生,在上海做瞭16年石材買賣,去年回到村裡創業。在赤溪村,幾乎傢傢都有茶園,黃忠和也一樣。他開瞭間茶樓,十幾平方米的屋子,落地玻璃門,空調、電視、茶臺一應俱全。與此同時,他還嘗試種植食用菌。

“村裡現在可比以前好多瞭,以前就是種地,自給自足,基本掙不到錢。”黃忠和一臉嚴肅地說。不過隨即他便笑開花,“在外面終歸不如傢裡舒服,隻要努力奮鬥,多少總能賺一點。”這句話說得著實謙虛。近幾年白茶行情大好,隻要傢裡有兩畝茶園,保守估計一年收入就會超過一萬元,何況很多人傢不隻有茶園收入,還有很多別的收入。

沿著2015年新開通的楊赤公路抵達赤溪村村口,最先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個“旅遊接待處”和一塊“全國扶貧第一村”的石碑。石子鋪的路面上大約能停20多輛車,一旁有修造的水池、噴泉、竹質連廊和一個能唱歌跳舞的活動中心。赤溪村自2003年引入生態旅遊後,至今已打造出漂流、蝴蝶園、真人CS、白茶體驗館、采摘等多個項目。僅2016年一年,小小的赤溪村就接待遊客20萬人左右。

現在的赤溪村村民,除茶園、生態種植、養殖外,還有一些人在村裡的旅遊公司上班,拿一份工資收入。另外,因為看好遊客帶來的效益,不少村民將自己的房屋改造,把一樓改成超市、餐廳、小賣部等等,還有的人租其他村民不住的房子開“高級”民宿。

其中有些人的收入甚至“高得嚇人”。9月6日,長安新街上,一輛皮卡的車鬥裡,滿滿地裝著十來箱福鼎白茶,赤溪村第一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杜贏正準備開到鎮上把這些貨發給河北的一個茶樓。

赤溪村展示廳 本組攝影/本報記者 周宇他說,這隻是正常的發貨數量,不算多,這樣的規模攪拌機一周要發兩三次,還有一些散客通過微信買,目前他已有1000多位微信客戶。

2013年他從廣西玉林師范學院畢業後,帶著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回村裡創業,開瞭赤溪村第一傢茶葉加工廠,以優質低價立刻打開市場。加上這兩年白茶行情走高和赤溪村“全國扶貧第一村”的名頭越來越響,每年他廠子的凈利潤都有三四十萬元。在他之後,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吳敬軍就開瞭赤溪村唯一一傢手機營業廳。

被赤溪村巨變影響的人

近些年來赤溪村定量填充機二度“火”起來後,王紹據的工作與生活又再次同赤溪村密切聯系在一起。

早在2009年,一直默默往前走的赤溪村就得到一個榮譽。當時國務院扶貧辦通知赤溪村,以“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名義進京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這也是繼1984年《人民日報》刊登王紹據文章後,赤溪村被第二次如此大范圍曝光給公眾。此後,這個“名頭”便有瞭。2013年,村民還在村頭立瞭一塊“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石碑。

更讓赤溪村沒想到的是,2015年1月,習近平在國傢民委的簡報看到赤溪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00元後,專門做瞭批示。要知道,到1993年底時下山溪村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元。

杜傢住說,“我們當時也不知道這個批示意味著什麼,隻知道很重要。”他是被赤溪村巨變深刻影響的一個人。“他們都說我的膚色是從紅到黑到紫,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顏色瞭。”各級單位、領導紛紛到赤溪村調研,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各級領導、媒體、來參觀學習的代表團介紹赤溪村的情況。他算瞭算,平均一天至少3撥。“別看我們村就這麼大,我每天至少要走10公裡,能不黑嘛。我們這麼個小地方,電話費這麼便宜,我一個月還要打兩三百塊錢。”杜傢住看似在抱怨,實際上嘴角上揚,藏不住地自豪。磻溪鎮一位領導說,兩年前杜傢住講話還磕磕巴巴,現在已經行雲流水瞭。

這都是練的。2015年間,中央、地方等多個部門領導都曾到赤溪村調研,哪一次都缺少不瞭杜傢住。

“感覺像是要把農傢樂做成五星級賓館,最開始都是懵懵的,不知道要怎麼做。後來經過層層調研總結,我們的思路才逐漸明確。”杜傢住回憶說。

2016年2月19日,赤溪村迎來瞭歷史性的一刻。習近平通過人民網的視頻連線,與赤溪村隔空相見。

在杜傢住流利地介紹完赤溪村的情況後,輪到王紹據跟習近平講話。當初他擔任《閩東日報》總編輯,是在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領導下工作,即便習近平後來當瞭福建省委副書記,隻要到寧德、福鼎調研,就會指定王紹據陪同。習近平在視頻中不僅一眼認出瞭王紹據,還親切地稱他“紹據,見到你我也很高興”。

杜傢住說,現在各級政府傾心關註赤溪,他們自己也在想辦法提高“內生動力”。村民最盼望的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遊客,讓赤溪村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本版文/本報記者 周宇 圖片制半自動充填機作/沙楠

編輯:周佳佳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bdr759jj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